福建省福州市文化馆:点点微光 点亮繁星
福建省福州市文化馆:点点微光 点亮繁星
福建省福州市文化馆:点点微光 点亮繁星
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组织青年歌唱家走进“激情广场(guǎngchǎng)”开展千人拉歌活动 福州市文化馆供图
作为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(jiànshè)表彰大会上“全国文明单位”序列的唯一发言代表,福建省福州市文化馆馆长(guǎnzhǎng)池小霞在会上讲述了该馆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历。近20年来,她(tā)和馆员(guǎnyuán)们以文化馆为阵地,为民服务、不问得失,初心从未改变。
很多常年到馆的福州市民告诉记者,福州市文化馆是(shì)身边的“生活馆”,是“文化伴侣”,托举着人们对(duì)真善美的追求,“此次获得殊荣,大家与(yǔ)有荣焉。”
2006年8月,福州(fúzhōu)市民(shìmín)刘与惠约上同样爱唱歌的同事和朋友组建了铁路激情广场合唱团。刘与惠清晰(qīngxī)地记得,最初是池小霞主动联系她,问了3个问题:是否缺指导老师?希望(xīwàng)在哪里练合唱?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忙的?
刘与惠自豪地说,通过多年学习,她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,有时候还能(néng)兼任合唱团指挥。“队员们常说我(wǒ)是合唱团的主心骨,而我的主心骨则是福州市(fúzhōushì)文化馆。”
“文化馆业务骨干风雨无阻(fēngyǔwúzǔ)地来给我们做培训,有时还在烈日下帮我们调试音响。他们一直这样(zhèyàng)无私地扶持我们。”合唱团的成员们感慨,“没有文化馆,就(jiù)没有这近20年的坚持。”
在福州各大公园、广场,市民经常聚在一起合唱《我(wǒ)和我的(de)祖国》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》等曲目,愉快的歌声漫天飞扬。
从20年前只有零星团队到如今发展出上(shàng)千支队伍、数百个活动点、上万人共同参与,“激情广场”的存在和(hé)延续,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昂扬(ángyáng)的精神,代表了福州市文化馆扎根基层、让优质(yōuzhì)文化服务和资源直达基层的行动力。
像“激情广场”这样积淀10余年的品牌,福州市文化馆还有文化惠民“七进”活动、新福州人歌手大赛、文化志愿(zhìyuàn)手拉手、艺术公益大课堂、“相约九日台”音乐会、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等,覆盖惠民文艺演出、公益艺术培训、群众文艺赛事(sàishì)、非遗保护传承(chuánchéng)、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,有针对性地满足(mǎnzú)了各年龄段、不同群体(qúntǐ)的文化需求(xūqiú),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如果说福州市(fúzhōushì)文化馆的品牌(pǐnpái)集群是润物细无声的成果,那么其空间建设就是枝叶伸展的过程。
在福州晋安湖公园北侧,2024年底开放的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(wénhuàguǎn)新馆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。该馆的数字展厅导览系统(xìtǒng)采用720°VR(虚拟现实(xūnǐxiànshí))全景设置,配备多语种讲解,可在线浏览或AR(增强现实)扫码查询300余件展品;艺术慕课瀑布流魔屏汇集(huìjí)海量资源,扫码即可观看135个门类上万节(jié)课程;大数据三折屏可全视角“数读”云上文化馆,还可欣赏全息投影的闽剧经典唱段。
新馆与福州九日台音乐厅、福州市非物质文化(wénhuà)遗产展示馆构成福州市文化馆的(de)3个窗口阵地,各有功能划分和服务特色,并通过与优质社会力量合作,延伸出243个美育共创空间、非遗传承空间,为(wèi)人们学习艺术、施展才华搭建起(qǐ)更大平台。大批文艺作品(wényìzuòpǐn)在(zài)这些空间诞生,又通过服务网络向更多元的空间传播,呵护群众文化创造热情,涵养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。
多年来,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的文化志愿服务也照亮了许多人的精神生活。
福州晋安区北峰山区的宦溪(huànxī)中心小学(zhōngxīnxiǎoxué)里,林小雅正带领校民族乐团(yuètuán)排练《茉莉花》。9年前,福州市文化馆志愿者刚到这里时,13岁(suì)的她还不懂什么(shénme)是五线谱。“老师们每周坐4小时的车来给我们上课,现在我考上音乐院校了!”林小雅告诉记者,福州市文化馆培育的宦溪少年民族乐团数次登上省级专业舞台,还举办过专场(zhuānchǎng)音乐会,让孩子们得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已有10余年。”福州剪纸(jiǎnzhǐ)市级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董雅萍在福州市文化馆的组织下,带领大批学生前往福利院、养老院等,用剪纸表达尊老爱幼的心意,同时支持(zhīchí)残障群体通过学习剪纸技艺实现就业。“时间久了(le)会发现,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普遍有很强的自信心和道德感(dàodégǎn)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这都是技艺之外的收获。他们会在人生每个阶段(jiēduàn)‘剪’出新花样。”董雅萍认为。
以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人、以文育人,要有(yǒu)一颗(yīkē)恒心,也要有一份情怀。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文化馆是重要阵地,这是获评‘全国文明单位’所受的最大激励。”池小霞坚定地说,“我们会继续用群众文化的点点微光,点亮精神文明建设的漫天繁星。”
2025年6月13日《中国文化报(bào)》
《福建省(fújiànshěng)福州市文化馆:点点微光 点亮繁星》



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组织青年歌唱家走进“激情广场(guǎngchǎng)”开展千人拉歌活动 福州市文化馆供图
作为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(jiànshè)表彰大会上“全国文明单位”序列的唯一发言代表,福建省福州市文化馆馆长(guǎnzhǎng)池小霞在会上讲述了该馆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历。近20年来,她(tā)和馆员(guǎnyuán)们以文化馆为阵地,为民服务、不问得失,初心从未改变。
很多常年到馆的福州市民告诉记者,福州市文化馆是(shì)身边的“生活馆”,是“文化伴侣”,托举着人们对(duì)真善美的追求,“此次获得殊荣,大家与(yǔ)有荣焉。”
2006年8月,福州(fúzhōu)市民(shìmín)刘与惠约上同样爱唱歌的同事和朋友组建了铁路激情广场合唱团。刘与惠清晰(qīngxī)地记得,最初是池小霞主动联系她,问了3个问题:是否缺指导老师?希望(xīwàng)在哪里练合唱?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忙的?
刘与惠自豪地说,通过多年学习,她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,有时候还能(néng)兼任合唱团指挥。“队员们常说我(wǒ)是合唱团的主心骨,而我的主心骨则是福州市(fúzhōushì)文化馆。”
“文化馆业务骨干风雨无阻(fēngyǔwúzǔ)地来给我们做培训,有时还在烈日下帮我们调试音响。他们一直这样(zhèyàng)无私地扶持我们。”合唱团的成员们感慨,“没有文化馆,就(jiù)没有这近20年的坚持。”
在福州各大公园、广场,市民经常聚在一起合唱《我(wǒ)和我的(de)祖国》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》等曲目,愉快的歌声漫天飞扬。
从20年前只有零星团队到如今发展出上(shàng)千支队伍、数百个活动点、上万人共同参与,“激情广场”的存在和(hé)延续,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昂扬(ángyáng)的精神,代表了福州市文化馆扎根基层、让优质(yōuzhì)文化服务和资源直达基层的行动力。
像“激情广场”这样积淀10余年的品牌,福州市文化馆还有文化惠民“七进”活动、新福州人歌手大赛、文化志愿(zhìyuàn)手拉手、艺术公益大课堂、“相约九日台”音乐会、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等,覆盖惠民文艺演出、公益艺术培训、群众文艺赛事(sàishì)、非遗保护传承(chuánchéng)、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,有针对性地满足(mǎnzú)了各年龄段、不同群体(qúntǐ)的文化需求(xūqiú),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如果说福州市(fúzhōushì)文化馆的品牌(pǐnpái)集群是润物细无声的成果,那么其空间建设就是枝叶伸展的过程。
在福州晋安湖公园北侧,2024年底开放的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(wénhuàguǎn)新馆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。该馆的数字展厅导览系统(xìtǒng)采用720°VR(虚拟现实(xūnǐxiànshí))全景设置,配备多语种讲解,可在线浏览或AR(增强现实)扫码查询300余件展品;艺术慕课瀑布流魔屏汇集(huìjí)海量资源,扫码即可观看135个门类上万节(jié)课程;大数据三折屏可全视角“数读”云上文化馆,还可欣赏全息投影的闽剧经典唱段。
新馆与福州九日台音乐厅、福州市非物质文化(wénhuà)遗产展示馆构成福州市文化馆的(de)3个窗口阵地,各有功能划分和服务特色,并通过与优质社会力量合作,延伸出243个美育共创空间、非遗传承空间,为(wèi)人们学习艺术、施展才华搭建起(qǐ)更大平台。大批文艺作品(wényìzuòpǐn)在(zài)这些空间诞生,又通过服务网络向更多元的空间传播,呵护群众文化创造热情,涵养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。
多年来,福州市文化馆(wénhuàguǎn)的文化志愿服务也照亮了许多人的精神生活。
福州晋安区北峰山区的宦溪(huànxī)中心小学(zhōngxīnxiǎoxué)里,林小雅正带领校民族乐团(yuètuán)排练《茉莉花》。9年前,福州市文化馆志愿者刚到这里时,13岁(suì)的她还不懂什么(shénme)是五线谱。“老师们每周坐4小时的车来给我们上课,现在我考上音乐院校了!”林小雅告诉记者,福州市文化馆培育的宦溪少年民族乐团数次登上省级专业舞台,还举办过专场(zhuānchǎng)音乐会,让孩子们得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已有10余年。”福州剪纸(jiǎnzhǐ)市级代表性传承(chuánchéng)人董雅萍在福州市文化馆的组织下,带领大批学生前往福利院、养老院等,用剪纸表达尊老爱幼的心意,同时支持(zhīchí)残障群体通过学习剪纸技艺实现就业。“时间久了(le)会发现,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普遍有很强的自信心和道德感(dàodégǎn),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这都是技艺之外的收获。他们会在人生每个阶段(jiēduàn)‘剪’出新花样。”董雅萍认为。
以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人、以文育人,要有(yǒu)一颗(yīkē)恒心,也要有一份情怀。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文化馆是重要阵地,这是获评‘全国文明单位’所受的最大激励。”池小霞坚定地说,“我们会继续用群众文化的点点微光,点亮精神文明建设的漫天繁星。”
2025年6月13日《中国文化报(bào)》
《福建省(fújiànshěng)福州市文化馆:点点微光 点亮繁星》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